俗语道,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。无论从事什么,只要精明强干,方法得当,总会有出人头地之时。唐朝人裴明礼就是一个典范。
据《御史台记》记载:裴明礼,河东(今山西)人氏。山西人自古经商有道,裴明礼虽然也有经商头脑,“善于理生”,但因没有资本干大买卖,只能到京城长安讨生活,干点“收人间所弃物”之类的小买卖。可千万不要小瞧“捡破烂”,这行当看着不起眼,但利润很大,所收之物经过整理分类,卖价成倍翻个,所以没几年裴明礼就发了,“积而鬻之,以此家产巨万”,成了有钱人。
赚得“第一桶金”后,裴明礼底气十足,眼光更加犀利,准备干大买卖,于是很快就瞄上了金光门外的一处不毛之地。当时,长安城有十二座城门,西面正中即金光门(五行之中,西方属金,故有此名)。裴明礼为什么会看中这块荒地?笔者分析认为有几个原因,其一,这里是当时重要的交通和军事节点,流动人口多;其二,附近有皇家祭祀雨神的雨师坛;其三,附近有刑戮犯人的场地;其四,也是最关键的,这里地价便宜,位置绝佳,商业开发潜力巨大。
当时,这块地因荒废多年,遍地瓦砾,搞开发需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,但裴明礼有自己独到的办法。他在这块地周边各竖起一根木杆,木杆上各悬挂竹筐,写上告示,让过往男女老少拣地里的石头瓦砾往筐里投掷,投中的有奖。此举吸引了大量人员参与。由于木杆立得太高,竹筐太小,命中率不过百分之一二,奖金发放自然很少。还没等这些人投掷熟练,地里的瓦砾已经被拣拾完了。裴明礼只花了一点钱,就“雇佣”了一大批廉价甚至免费得劳动力替自己清理瓦砾,一家人还“玩”得很高兴,这份精明世间罕有。
等瓦砾清理干净后,几场大雨下来,荒地上长满了野草。于是,裴明礼又将这块土地无偿让人放羊。没多长时间,野草被羊群啃了个精光,地里又积满了羊粪,成了一片沃土。裴明礼将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果核撒在这块地里,再用牛犁耕耘种植。有羊粪的滋养,一年以后,果树成长,硕果累累。这些私家果园所生产的果实,在京城中出售火爆,能获得很大的利润。裴明礼雇人一车一车地载到集市上去卖,没用多少成本,“所收复致巨万”,又狠狠地赚了一大笔。
紧接着,裴明礼又起房架屋建起豪宅,在院子的周围安置蜂箱养蜂贮蜜。房前屋后只要有地方,全栽上蜀葵和花草,蜜蜂上下翻飞忙忙碌碌采花酿蜜又传授花粉。蜀葵与蜂蜜都获得丰收,这下裴明礼又卖了个好价钱。
从一块无人问津的荒地,裴明礼眼光长远,看到了无限商机。他策划“商业链”节节开花,换来巨大财富。史料中称赞裴明礼“营生之妙,触类多奇,不可胜数”,商业头脑灵活,尽是赚钱的点子。
裴明礼如此精明强干,善于理财,在长安城内名气陡增。当时,唐太宗李世民执政,听说裴明礼这一奇人后,觉得他是个难得的人才,于是让他做官,“自古台主簿,拜殿中侍御史,转兵吏员外中书舍人”。唐高宗仪风二年(677年),裴明礼累迁太常卿。唐代太常卿为九卿之一,主管礼部等职,正三品,与六部尚书相当,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干部。裴明礼原本只是一个“捡破烂”的,后来竟成为副部级干部。
一个有能力的人,无论做什么,都能闯出一片天地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左良玉是明朝将领,多次与农民起义军征战,到了后来他拥兵百万,成为南明朝廷最重要的倚仗。这位将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,对于他...详情>>
亚美尼亚特种兵在武装部队情报局成立纪念仪式上,表演生吃活兔、头顶碎大石、刀扎肚皮、脚上点火……精彩与彪悍程度令人乍舌。相...详情>>
征方腊会老,梁山众将十去七八,战死者、病死者不在少数,那么作为梁山108将中,最为光彩照人的好汉鲁智深,他的归宿在何处呢?为...详情>>
北宋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,文官的地位很高。在当时的京城开封,许多国家公务员追求享乐和奢侈的生活,娶小老婆和包“二奶”的国...详情>>
吴禄贞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,家有薄田10亩,父亲为私塾老师。少年时,吴禄贞就读于父亲在武昌的梦泽书屋,他擅长诗文,对西学充...详情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