废话不多说,希望此贴以史料为主、分析为辅,得出一个相对靠谱的想法。按照推理学的说法,我们要寻找死者可能最后出现的时间和地点,现在似乎有2条:
1。《公孙瓒传》:
是时,术遣孙坚屯阳城拒卓,绍使周昂夺其处。术遣越与坚攻昂,不胜,越为流矢所中死。
2。《朱治传》:
从破董卓於阳人,入洛阳。表治行督军校尉,特将步骑,东助徐州牧陶谦讨黄巾。
先分析第二条,引用朱义封提供的相关资料:
《后汉书孝献帝纪》:十一月,青州黄巾寇太山,太山太守应劭击破之。黄巾转寇勃海,公孙瓒与战于东光,复大破之。
《后汉书应劭传》:初平二年,黄巾三十万众入郡界。劭纠率文武连与贼战,前后斩首数千级,获生口老弱万余人,辎重二千两,贼皆退漤,郡内以安。
《后汉书公孙瓒传》:初平二年,青、徐黄巾三十万众入勃海界,欲与黑山合。瓒率步骑二万人,逆击于东光南,大破之,斩首三万余级。贼弃其车重数万两,奔走度河。瓒因其半济薄之,贼复大破,死者数万,流血丹水,收得生口七万余人,车甲财物不可胜筭,威名大震。拜奋武将军,封蓟侯。
《三国志公孙瓒传》:范遂以勃海兵助瓒,破青、徐黄巾,兵益盛;进军界桥。
从两个《公孙瓒传》可以看出三十万黄巾来自靑徐二州,和陶谦有关。来自徐州的黄巾在徐州干了什么没有记载,有可能朱治帮陶谦把他们赶跑了。而在紧挨着徐州的泰山郡,泰山太守应劭跟他们打了一仗。“劭纠率文武连与贼战”,应劭召集了很多手下才敢于黄巾大军开战,其中可能包括了陶谦方面的援军,朱治可能在此战中出场也不一定。
============
则孙坚派朱治去徐州的时间可能为191年的冬季时分。
再回头看第一条,中心人物公孙瓒的相关事件
1。起因:
《公孙瓒传》:瓒惧术闻而怨之,亦遣其从弟越将千骑诣术以自结,而阴教术执和,夺其兵。由是虞、瓒益有隙。和逃术来北,复为绍所留。
【根据《武帝纪》的说法,之前的袁绍刘虞事件为190年冬到191年春的状态。则袁术刘和事件,也有可能是在191年春夏时分。】
2。结果:
《公孙瓒传》:遂出军屯磐河,将以报绍。绍惧,以所佩勃海太守印绶授瓒从弟范,遣之郡,欲以结援。范遂以勃海兵助瓒,破青、徐黄巾,兵益盛;进军界桥。
【根据本段,则孙坚和周昂事件明显在公孙范破青、徐黄巾之前,即191年冬季之前。】
但问题是:驻扎幽州地区的公孙瓒,是何时听说公孙越的消息,进而来到冀州地区?
(整个191年中间的大半年基本都有嫌疑,需要细化)
3。进一步分析:
按照《袁绍传》的说法,有相关信息:
绍自号车骑将军,主盟,与冀州牧韩馥立幽州牧刘虞为帝,遣使奉章诣虞,虞不敢受。后馥军安平,为公孙瓒所败。【瓒遂引兵入冀州,以讨卓为名,内欲袭馥。】馥怀不自安。。。。。。绍遂领冀州牧。
而《武帝纪》给出的参考时间为:
二年春,绍、馥遂立虞为帝,虞终不敢当。秋七月,袁绍胁韩馥,取冀州。
============
结合《袁绍传》和《武帝纪》的资料,公孙瓒来到冀州地区为191年的7月之前,推测孙坚周昂事更在这之前。
而孙坚成功讨董的那次行动在191年春,董卓4月回长安之前。
考虑到孙坚周昂事发生在豫州汝南的阳城,当为讨伐后短暂的守势。
(且此事发生的背景可能为二袁相争时,袁绍方对袁术方劳动成果的恶意捣乱)
所以,我推测第一件事发生的时间在191年4月-7月之间。
左良玉是明朝将领,多次与农民起义军征战,到了后来他拥兵百万,成为南明朝廷最重要的倚仗。这位将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,对于他...详情>>
亚美尼亚特种兵在武装部队情报局成立纪念仪式上,表演生吃活兔、头顶碎大石、刀扎肚皮、脚上点火……精彩与彪悍程度令人乍舌。相...详情>>
征方腊会老,梁山众将十去七八,战死者、病死者不在少数,那么作为梁山108将中,最为光彩照人的好汉鲁智深,他的归宿在何处呢?为...详情>>
北宋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,文官的地位很高。在当时的京城开封,许多国家公务员追求享乐和奢侈的生活,娶小老婆和包“二奶”的国...详情>>
吴禄贞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,家有薄田10亩,父亲为私塾老师。少年时,吴禄贞就读于父亲在武昌的梦泽书屋,他擅长诗文,对西学充...详情>>